好久沒有分享好文章了! 此篇出自http://www.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.net/pop_psychology/teach_wrong.htm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我有沒有教錯我的孩子? by 張逸萍 (刊登於《生命季刊》2010年六月)
中國父母都是好父母,頂關心孩子,基督徒更是這樣,所以樂意鑽研父母指南,尤其是基督徒心理學家寫的,更受歡迎。但是,這些書藉的理論正確嗎?有沒有落伍?實際有效嗎?合聖經嗎?它們有否誤導父母,以至父母錯教孩子呢?
讓我先告訴你﹕2000《新聞週刊》,專期討論兒童發育和教養問題,其中一篇文章說﹕「如果你挑選三本教養孩子的書,你會看見三個不同的意見,都自稱是最好的教養孩子方法……有時你以為是可信的資料,以後發現它是錯的……」。所以文章結論說,你自己就是真正的專家。[1]父母們,可以放心一點了吧!
關愛和管制的平衡
誠然,這些父母指南不是每一頁都是錯的。例如,幾乎每一本指南都說,父母必須愛孩子,才能紀律孩子,要讓孩子知道,無論他做錯了什麼,你仍然愛他。但要小心,不能因此縱容,二者界線容易混淆,所以關愛和管制必須平衡。名基督徒心理學家杜布森(James Dobson)也說﹕「如果父母能夠平衡『關愛』和『管制』這兩個因素,孩子的發展將會最健全。」[2]
這觀念不但合常理,也非常合聖經,因為我們的天父又公義、又慈愛,二者兼備而平衡,也許可以說,只有祂才能真正的平衡。但是,我們這些不完美的人,想要平衡公義與慈愛,談何容易!
保羅曾嚴厲責備哥林多信徒,說:「你們願意⋯⋯我帶著刑杖到你們那裡去呢?還是要我存慈愛溫柔的心呢?」(林前四21)當他們因受責備大大憂愁時,保羅也跟著軟化了:「我說幾分,恐怕說得太重。」(林後二5)「這樣的人⋯⋯倒不如赦免他、安慰他、免得他憂愁太過,甚至沉淪了。」(林後二6-7)如果保羅也需要想辦法平衡公義與慈愛,我們感到困難,有什麼奇怪?
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,只有天父才能完美(參來十二6-12)。基督徒父母們,求主幫助你平衡關愛和管制,求主賜你智慧,處理每天的事情。
溝通等等
父母指南書籍中常有一些父母和孩子對話的例子。父母﹕「XXX」孩子﹕「YYY」……。作者以之為示範,說明父母怎樣講話,可讓孩子心服口服,似乎全因你懂得那句「芝麻開門」,門就開了。
細想之下,事情並沒有這樣簡單。例如,某指南認為,父母和子女應探討一個雙方都同意的做法,可是該書說﹕「沒有人能保證孩子會熱誠地按照已經同意的辦法去做」,又有些父母說,他們的孩子「根本拒絕一同解決問題。」[3] 我想父母們對這些話都會有同感,因為無論怎樣婉言相勸,不能保證一定可以改變孩子。
常理告訴我們,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情的反應會大有不同。聖經裏也有這樣的例子﹕五餅二魚神蹟之後,耶穌說﹕「我就是生命的糧」,祂的門徒「多有退去的」,彼得卻說﹕「你有永生之道,我們還歸從誰呢?」(約六35-68)。所以不同的孩子對同一句話的反應也會不同,可見沒有肯定有效的溝通辦法。
另一方面,不是說,不要溝通;也不是說,父母可以隨便責罵孩子。(中國父母習慣說話不客氣,這一點值得商榷。)保羅雖然指責哥林多信徒,但他說自己「藉著基督的溫柔、和平,勸你們⋯⋯」(林後十1)又說﹕「用溫柔勸戒那抵擋的人」(提後二25)。父母在管教孩子時,即使自己有理,用心良苦,也要學習基督的榜樣。
有一些父母指南非常強調和樂氣氛、多給孩子擁抱接吻、多花時間和孩子玩耍。[4] 這些都不是壞事,卻不應該是最終目標,父母們不要僅止於此。
和樂氣氛當然比父母天天灰黑著臉為佳,但這是為了更有效地教導孩子,若只關心家中氣氛,恐怕導至不敢責備孩子。花時間亦然,不能只為和孩子玩耍,花時間來教導什麼,或者互動時有什麼榜樣,豈不是比花時間的本身更重要?還有一些建議,如擁抱接吻,應因文化而有異,中國父母可和孩子一起遊戲聊天等,需靈活變化,不必一味東施效蘋。
道德寬鬆
雖然父母指南不是每一頁都錯,但因現代心理學的前設是無神、無罪,所以有很多地方必然出錯,至少是不合聖經的。首先,人性本善的前設帶來寬鬆的道德。
史博嘉(Benjamin Spock)是早一代的教養孩童權威,被很多保守分子指為「縱容」,因為他倡導不要打孩子,又為孩子不當的行為找藉口。就以撒謊為例,史博嘉說,很多良好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會撒謊,是因為他們害怕父母譴責他們。「無論如何,當孩子偷剽、撒謊、或作弊,父母不單要給他清楚的指導,還要找出行為背後的原因,然後對付這個原因。」[5]
今天很多坊間父母都走在這樣的潮流中。例如,它們都勸告父母說﹕不要太擔心小孩子撒謊、作弊、偷竊,因為孩子還不懂事。有說,孩子不能分辨事實和幻想,所以撒謊。[6]另一本有代表性的指南說﹕「誇張?撒謊?白色的謊言?……在我們的文化中,撒謊是多重的灰色地帶。……誠實地問自己﹕你可以接受哪類謊言?……然後清楚告訴孩子。」[7]
暫且不提作弊和偷竊,先談撒謊。聖經說﹕「你們要棄絕謊言」(弗四25)「耶和華所恨惡的有……撒謊的舌」(箴六16-17)。
近年有人研究小孩子撒謊,結果顯示,史博嘉等人的講法,錯得不能再錯的。原來「孩子愈能分辨謊言和真話,他愈易於撒謊。」另有研究顯示,四歲的孩子每兩小時撒謊一次;六歲孩子每小時撒謊一次。96% 孩子都撒謊。所以孩子不是漸成熟懂事,就不再撒謊,事實上,年齡愈大、撒謊愈多。[8]弟兄姐妹們,請不要等待孩子長大以後才管教。
至於其他道德題目,如同性戀和婚前性行為,因為近代性革命的影響,作者們的立場通常是寬鬆的,半斤八兩。
縱容
可能很多人都同意,中國上一輩的父母最常有的問題是濫用權威,而且講說話不客氣(難怪「人人都是不健全家庭的受害人」理論如此受歡迎)。
但今天鍾擺是擺到另一邊。今天的父母都努力「以溝通代替權威、以欣賞代替責備、以尊重代替強求。」不但如此,還天天恐懼顫驚,唯恐罵多了一句、讚少了兩句,孩子一生就被我們毀了。很多基督徒父母也因受心理學的影響,多少放寬管教。請看一些父母指南怎樣講。
父母指南《PET》說,父母不應「教導、指導」,因為這些是「輕藐的信息」,例如對孩子說﹕「打斷別人的話,沒有禮貌」,這就是輕藐。他又說,「規勸、說教、講道德」和「建議、提出解答」等,是無效的管教孩子方法。例如對孩子說﹕「用過的東西要放好」,是無效的。[9]此書不但是曾經得獎的暢銷書,而且是一位基督徒輔導介紹給我的,所以我不是蓄意找一個極端例子。
另一本說,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「意願、想法、理想、隱私」,還要「信任孩子說的話、讓孩子自己決定、主動向孩子學習、主動向孩子道歉。」當然孩子有犯錯的可能,但是,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們勸告父母,必須包容孩子的「錯誤、壞習慣、缺點、頂嘴」,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上,有助孩子悔改。[10]
上邊這些話,不過是縱容的婉委講法,叫父母放棄權威和責任、畏縮於管教。聖經卻完全持相反立場﹕
「教養孩童,使他走當行的道,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。」(箴廿二6)
「趁有指望,管教你的兒子,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。」(箴十九18)
自尊/自信
可喜的是,一般基督徒寫的父母指南,道德水準比較上邊所講的高超。例如,杜布森(James Dobson)的寫作,明顯合聖經多了。他公開贊成禁慾(abstinence)而不是教導孩子避孕;他也公開反對同性戀;又非常勇敢地鼓勵父母打孩子屁股。
可惜基督徒心理學家也難免受流行心理學影響。例如杜布森,就是在社會上和教會中推動自尊/自信(Self-esteem)的一大主力。其他教會內外的父母指南,建議父母鼓勵孩子自尊/自信的,更是琳琅滿目。以至現在一般人都相信﹕自尊/自信是成功之母,是良好行為的基礎;學業失敗和不良行為,例如未婚少女懷孕、吸毒、酗酒、暴力行為,都是自尊不足之故。所以,我曾打趣說﹕自尊/自信似乎是眾善之泉,缺少了它,就是萬惡之根。它好像是聖靈所結的果子!
可是,早在1992年,《新聞週刊》已經專題報導﹕「自尊/自信的咒詛﹕『對自己有好感』運動有什麼不妥?」文章概括一些當時的新研究,都質疑高自尊可以糾正問題。[11] 近年有一個龐大的研究,復審了一萬五千個支持此說的研究,加上其他新研究,都指出﹕自尊和上邊所列舉的不良行為沒有直接相互關係;自尊高是學業成功的結果,不是原因;自尊高的人自視甚高,但客觀的測量,顯示他們不見得比其他人優勝;有證據顯示自尊高和暴力行為有關係;校園小惡霸的自尊都甚高。[12] 基督徒更需留意﹕自尊/自信也是新紀元思想,是通靈教導。[13]
聖經怎樣講呢?
聖經沒有教導我們自尊﹕
「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(英文聖經KJV作each esteem other …)。」(腓二3)〔請留意﹕不是esteem自己!〕
「考究自己的榮耀,也是可厭的。」(箴廿五27)
「凡自高的必降為卑;自卑的必升為高。」(路十四11)
聖經也沒有教導我們自信﹕
「你見自以為有智慧的人麼?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。」(箴廿六12)
「心中自是的,便是愚昧人。」(箴廿八26)
「虛心的人有福了。」(太五3)
我們可能擔心,人若沒有自信,膽小鬼事事畏縮,怎能成事?讓我們看看約書亞,想他是一個膽小的人,所以當摩西死後,他需要帶領以色列人時,上帝親自鼓勵他「剛強壯膽」,但不是因為上帝覺得他能幹,只要他自信十足、對自己有好感,事情就會成功;反之,他可以剛強壯膽的原因是基於上帝應許,祂「怎樣與摩西同在,也必照樣與你〔約書亞〕同在。」(書一5-9)
所以,基督徒父母們,請教導你的孩子們尊敬上帝、相信上帝、依靠上帝,不是尊敬自己、相信自己、依靠自己。
稱讚欣賞
既然自尊/自信這樣重要,所以絕對大部分父母指南都表示﹕孩子們表現的好壞,完全是反映父母對他的評價。你預期他怎樣,他就怎樣。[14]換言之,你說他乖,他就守規矩,你說他笨,他考試就不合格。以至父母們都努力稱讚孩子,不敢提說孩子的失敗和錯誤。
甚至有說,父母要在他的錯誤中尋找隱藏的優點,好稱讚孩子,例如孩子打同伴,先稱讚他有正義感。[15]還有更先進的,認為父母欣賞孩子,不要基於任何原因,必須是無條件的,只因他就是他![16]
那麼,我們是不是整天對孩子說﹕「你好棒!你好乖!」自然得著成積單上全是A,而且生活聖潔的兒女?
最新研究大力反攻這一點。研究員說﹕稱讚孩子可能有相反效果! 例如﹕紐約市公立學校最近調查顯示,給孩子『聰明』的標簽,並不能防止成積低落,甚至可能是導至原因。大概美國教師們太經常稱讚孩子,又有發現,當孩子十二歲時,他已經明白,老師的稱讚暗示自己的能力有問題,需要額外鼓勵。還有從大腦研究對獎賞(稱讚)的反應,發現當被稱讚時,有人的大腦亮起來,另一些卻沒有這樣的反應。為什麼?原來習慣得到稱讚,孩子就麻木了。所以研究員結論﹕不要太經常稱讚孩子。總而言之﹕如果你常常稱讚孩子,你毀了他![17]
聖經並沒有說,我們不可稱讚人。耶穌曾特地稱讚一個「投了兩個小錢」的窮寡婦,因為她「把他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。」(可十二41-44)可是,稱讚不一定造就人﹕「鼎為煉銀,爐為煉金,人的稱讚也試煉人。」(箴廿七21)「人都說你們好的時候,你們就有禍了。」(路六26)
另一方面,責備卻大有可能有益處﹕「你不可輕看主的管教……責備……鞭打……焉有兒子不被父親管教的呢?」(來十二5-7)所以「當面的責備,強如背地的愛情」(箴廿七5),相信也「強於不斷的稱讚」。
可幸的是,還有一些父母指南表示,稱讚孩子必須根據他的努力,不是他的天賦。亦有一個新研究顯示,稱讚孩子努力叫孩子更願意面對挑戰,但那些被稱讚聰明的,反逃避挑戰。[18]
的確,窮寡婦得著耶穌稱讚是因為她的善行,她的善行卻不是耶穌稱讚的結果。我猜想耶穌稱讚窮寡婦是為了鼓勵她,又讓旁邊的人知道,這是一個好榜樣。換言之,若要稱讚孩子,是為了叫他知道什麼是對的,鼓勵他更努力於正途。與其不絕口地稱讚孩子,不如在適當的時候「勉勵行善」(來十24)。
成積和才幹
杜布森認為人人都有自卑情結(inferior complex),情形之嚴重,他稱之為流行病。原因?他說,今天的人以美貌和聰明量度人的價值,和其他人比較之下,常覺得不如人,於是自卑。[19]
根據聖經輔導(biblical counseling)的分析,我們覺得自卑,是因為我們太關心別人的評價,別人的稱讚成為我們的偶像;上帝怎樣看我們,我們能否得祂稱讚,相對之下,顯得沒有那麼當前重要。[20]
杜布森根據他的想法,提出一個辦法﹕孩子讀書成積若不是頂好,他勸父母鼓勵孩子發展一項興趣或專長——藝術、音樂、運動等,讓他可以彌補弱點,抵抗自卑感。[21] 發展另項才能,並無不妥,不是對或錯的問題。但是,無論發展什麼,人總會落在和別人比較的情形中,不但孩子,成人亦然。所以,這不是最好解決辦法。
聖經怎樣說?
1。知足——「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。」(腓四11)雖然當聖經講到「知足」的時候,通常是講及基督徒對物質的態度,但也可以應用在天賦才能方面。無論孩子智商高低、漂亮與否,父母和孩子都要學習知足,因為是神所賜的。
2。盡力——雖然滿足於神所賜的,但不等於不必盡責任,我們應該做「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。」(彼前四10)耶穌在一個比喻裡講到三個僕人,各受五千、二千、一千銀子。那領受五千和二千的,都各賺五千和二千。主人對他們的稱讚和獎賞都一樣,都稱他們為「又良善又忠心」,只有那領一千的,把銀子藏在地裡,所以被譴責為「又惡又懶」,因為他沒有盡力(太廿五14-27)。可見,不在乎天賦多少,重要的是忠心與否。所以,我們對孩子成積單的反應也該一樣﹕不問他的智商和能力,只要求他用功盡力。
3。感恩——最後,無論我們有什麼成就,我們都應該為之感謝神﹕「凡事謝恩。」(帖前五18)所以無論孩子成積單上的是A、是C,運動場得金牌否,只要他已經努力,我們都要感謝神,也教導孩子感謝神。
體罰
今天的教育界和心理學家們都異口同聲地說﹕體罰對孩子身心有害。一般而言,反對體罰的理由是﹕蓄意引起他人肉體上的痛苦是殘忍;向孩子傳遞一個信息——攻擊是解決問題的辦法,吧掌大,道理也大;破壞孩子對父母的信任;叫親子間的溝通受影響。[22]杜布森似乎是唯一的例外,他說﹕「如果責打得適合,是一件好事,我認真敦促大家這樣做,打打孩子的屁股……不會傷害孩子自尊/自信的。」[23]他又說﹕「有一些專家以為體罰孩子會驅使孩子去打別人,導至暴力行為,這是胡說八道!」[24] 中流抵柱,值得表揚。
聖經說﹕「愚蒙迷住孩童的心,用管教的杖可以遠遠趕除。」(箴廿二15)「你用杖打他,他必不至於死。你要用杖打他,就可以救他的靈魂免下陰間。」(箴廿三13-14)換言之,聖經是接納體罰的,但是請記得,這是為了叫孩子「靈魂免下陰間」,也許可以說﹕是為了非常嚴重的問題,更絕不是為了父母發脾氣找孩子發洩。
憑常理,我們都可以同意,體罰方法必須對身體無傷害,例如,杜布森主張只打屁股,不能打重要的地方。還有,必須因孩子而異,孩子若只需要責備,已能悔改,當然不必打。
心理學理論向來隨著專家、隨著時代變遷,在體罰方面,亦不例外。最近有一個研究發現﹕黑人家庭中,孩子愈多被打屁股,愈少侵略行為,愈少惹麻煩。怎樣解釋呢?研究員相信,在一個接納打屁股的文化中,打屁股是正常事情,孩子做錯了,就得被打屁股。但是,在白人家庭,打屁股是留為對付嚴重問題。還有一個研究顯示,保守的基督徒家庭,因受杜布森的影響,有三份一的家庭打孩子屁股,「研究找不到體罰的負面效果——正因為它被視為正常。」[25]
弟兄姐妹們,請不要被世俗理論唬著了。
注意力不足過動症
教育界今天有一個新的流行名詞﹕注意力不足過動症(Attention-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,簡稱ADHD,從前稱ADD),它包括三種表現﹕不能專注、衝動、和過動。[26] 癥狀有﹕常在功課、工作、或其他活動中,因為粗心而導至錯誤;常被旁邊的事情分散注意;常不能完成任務;常舞動手腳,或者坐時扭動;講話太多,未聽完別人講話先作答等等。事實上,它和一般衝動、注意力分散、精力過剩很難分界。
當一般人想到ADHD, 似乎會馬上想到精神藥物,最常聽的叫「立得寧」(Ritalin)。但是,是否只有服藥一條路可走?原來坊間書籍也認為治療辦法有多種﹕[27] 1)生理方面——飲食要良好健康,服用維生素;避免不良食品,如酒精。2)心理方面——心理輔導、支持小組、「行為更易」(behavior modification)等。3)生活方式——對孩子作實際指導﹕怎樣安排時間、怎樣處理衝動。此外,似乎大部分書籍都強調﹕睡眠充足能幫助孩子專心學習、情緒穩定。[28] 4)新紀元療法——如「覺悟訓練」(Awareness Training,其實就是冥想)。[29]
先不談新紀元治療,如果這些普通常理,思想和生活習慣的調整,可以應付ADHD,我們是否必須使用藥物?
雖然使用精神藥物的好處易見,很快就感受到效用,比起一般心理輔導見效。[30] 但是,各種精神藥物都有不良副作用﹕包括頭痛、失去食欲、煩躁、緊張、失眠、阻礙發育等等。[31] 一本專論,表示長期使用ADHD藥物的副是未明朗,尤其是孩子的大腦仍在發育中。[32]我們是拿孩子的大腦做實驗!
順便一提,精神問題向有不同原因﹕生理、靈性(包括不正當思想和行為,邪靈的騷擾),所以分辨是相當困難。愚見是﹕除非是純粹生理原因,否則用藥只是治標不治本;而且藥物有副作用,若有其他辦法,應先採用。[33]
ADHD 亦不例外,父母應該多加管教,少用藥物,免得將來後悔。
父母指南中的新紀元成分
一般父母指南和教養孩童書籍,新紀元成分不多,但是,有或沒有、多或少,全視乎作者是誰。在今天被新紀元影響的心理學界和社會裏,難於完全避免。
教導孩子各種新紀元鬆弛技術,是相當多父母指南所推薦的。例如《白癡父母指南》主張孩子學習瑜伽,[34] 雖然在全書中佔不多編幅,但因這是一本代表性書籍,可見新紀元已經進入教育界。此外,還有一些新紀元味道更重的,主張教導孩子使用新紀元技術,為了增進表現、健康成功。例如,心理學家戴亞(Wayne Dyer)主張教導孩子使用冥想、禪、瑜伽、觀想、自我催眠,發展健康自我形像、身體健康、消除和預防疾病。[35]
有一次偶爾在網路上看見東南亞某教育學院,有一份教案,叫做「身心潛能開發課程與教學設計」[36],目標是幫助學生練習並掌握開發潛能,所使用的技術包括﹕瑜伽、觀照、禪、氣功等。你我能不歎息?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杜布森說﹕「父母……向小兒科大夫、心理學家、精神科醫師、教育家尋求解答。結果自一九二零年代起,西方國家有越來越多的孩童是依照專家指示教養長大的,美國民眾更是仰賴兒童心理學家及家庭醫師的專業指導。現在我們必須問﹕『這些專家究竟帶來什麼影響?』也許有人期待,美國孩童的心理健康狀況應該遠超過未蒙之利的其他國家,但實際情況卻不是如此。所謂『西方先進國家』的青少年犯罪率、濫用毒藥、酗酒、未婚懷孕、心理疾病、自殺率日益增[加,]成積真可謂一塌糊塗!當然這不能全部怪罪於『專家』們勸導有誤,但我認為他們仍得為這個問題負起相當大的責任。」[37]
杜布森雖然是心理學家,他也看得出心理學在教養孩童方面帶來不良後果,那麼基督徒是否應該回到聖經去呢?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聖經和世俗理論
1。基本分歧
聖經原則和坊間父母指南的第一個基本分歧﹕現代心理學一般相信人性本善,例如說﹕「孩子的本質都是善良和真誠的。如果父母對他們的善良給予支持,他們這種善良的行為就會獲得強化;如果父母誤解他們的善良,他們的善良行為就可能會弱化。」[38]
聖經卻認為人生而有罪性。因為亞當犯罪,我們都成為罪人(羅五12-19;詩五十一5)。所以父母若完全不加管教,他的罪性就會發揮盡致。一位聖經輔導支持者說﹕「這就是你孩子的真正潛能。」[39]
2。內心和外表
第二個主要分歧是﹕坊間指南多注重外表行為。隨便找一二本翻翻看,它們談的多是關於孩子要完成作業、分擔家庭雜務、有禮貌、有紀律等。它們甚少談道德問題,即使談也不以聖經為基礎,更不談內心動機。
聖經注重人的內心,「你要保守你心,勝過保守一切,因為一生的果效,是由心發出。」(箴四23)聖經輔導非常留意這一點。他們說,父母若專注於教導孩子外在行為,而忘記內心,他們教出一群偽君子。[40] [1]
聖經輔導曾有這樣的一個例﹕孩子為玩具吵起來,父母通常的反應是﹕「是誰先玩的?」這是為了公平,但如果我們留意他們的心,我們會發現他們兩個都是「惡人」,因為他們都很自私,都在想﹕「我不在乎你,也不管你高不高興,我只關心自己,只要我得到這個玩具,就會快樂。」所以父母不能只糾正行為,也必須糾正內心。[41]
3。最終目標
非基督徒的指南,多為了叫孩子健康適應、成功快樂、在社會上做一個良好公民。
但基督徒教導孩子目的是為了得到敬虔的兒女,不是成功、富有、能幹、美貌的後裔。「人若賺得全世界,賠上自己的生命,有甚麼益處呢?」(太十六26)這真理不單對父母來說是正確的,對孩子亦然。
所以孩子必須重生得救,是第一件大事,然後父母必須幫助孩子長進、生活聖潔。若能如此,其他事情也就不必父母太擔心了。請基督徒父母們不要只顧孩子的成積單,或者他能否考進名大學,靈命更重要!
實際建議﹕和孩子讀箴言
既然聖經和世俗理論大異其趣,那麼,聖經怎樣講及教養孩童一事?
箴言就是大衛教導所羅門、所羅門教導他的兒子(箴四1-4)的內容。雖然這些人因為沒有完全遵照聖經教訓行事,所以都不是完全人,但是這些話既然記載在聖經中,定是上帝給父母們一個模範,知道可以教導孩子什麼。那麼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讀箴言,把原則告訴孩子,並同時應用在實際生活中。例﹕
1。敬畏耶和華(一7),這是基礎;
2。保守你心(四23) ,可談動機、內心偶像;
3。 聽從父母 (一8),可談你們之間的事情;
4。勤勞工作 (六6-8),假若孩子聽從父母,又勤勉學業,你不需要再擔心他的成積單;
5。 選擇益友 (十三20),可談邦派少年;
6。遠離娼妓(二16-19),可談婚前性行為、色情網站;
7。 健康的婚姻性愛觀 (五15-19),可談婚姻觀、性教育;
8。 小心舌頭 (四24),可談誠實;
9。 管理金錢 (三9-10),可談金錢和奉獻;
10。 愛人如己 (三27-29),可談施捨救濟和幫助別人;
11。 酒精誘惑 (廿三29-35),可談毒品;
12。賢德婦人 (三十一10-31),可談外在美不若內在美,男孩亦然。
箴言裏可以用來教導孩子、應用在生活中的經節,絕不止於上邊這些。想基督徒父母們都可以舉一反三。
最後最重要的事
上邊列舉的是教導的內容,辦法呢?誠然,我們沒有一個肯定有效、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教養孩童辦法,因為孩子不是電腦,他是一個有自由意志的人。但聖經中有一些原則﹕
1。把真理告訴孩子(教和管)
「教養孩童,使他走當行的道,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。」(箴廿二6)「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,養育他們。」(弗六4)
2。禱告、禱告、再禱告
我們可以教導又教導、管制又管制,但只有聖靈能改變人心。聖經說﹕「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,並倚靠他,他就必成全。」(詩三十七5)父母們請緊記——小孩子是用禱告和眼淚養大的。
3。自己必須長進
「約書亞在世和約書亞死後,那些見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大事的長老還在的時候,百姓都事奉耶和華。……那世代的人,也都歸了自己的列祖。後來有別的世代興起,不知道耶和華,也不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。」(士二7-10)
這裏有三代人﹕1)經歷過神的人——約書亞和長老;2)受教於有經歷的人,自己沒有經歷,只有知識;3)受教於一些只有知識沒有經歷的人,終於沒有經歷,連知識都沒有。
要教好孩子嗎?先在基督裏追求長進。
4。請放心,神有恩典
請不要以為,若非你緊緊抓住神,痛哭懇求祂,祂就不理睬你的孩子,事實上,祂愛你的孩子和愛你一樣。聖經應許我們基本生活所需(太六31-34),對基督徒父母們來說,孩子豈不比「喫甚麼、穿甚麼」重要百倍?「難道他的慈愛永遠窮盡?……難道神忘記開恩?」(詩七十七8-9)請放心,神有恩典,若非祂的恩典,恐怕你和我都活不下去了。
「管教你的兒子,他就使你得安息,也必使你心裡喜樂。」(箴廿九17)
「我聽見我的兒女們按真理而行,我的喜樂就沒有比這個大的。」(約叁4)
[1] Heidi Murkoff, “The Real Parenting Expert Is … You,” Newsweek, Special Edition Fall & Winter 2000, 20-21. [2] James Dobson著,李弘善譯,《我家沒有小霸王》(台北﹕遠流出版公司,2006年),頁107。[3] Thomas Gordon, P.E.T. 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: The Tested New Way To Raise Responsible Children (New York: A Plume Books, 1975), p.201,263. [4] 例﹕Josh McDowell & Dick Day, How to be Hero to Your Kids (Word Publishing, 1991),中文譯本﹕麥道衛等,《6A的力量》。[5] Benjamin Spock, Dr, Spock on Parenting: Sensible Advice from America’s Most Trusted Child-care Expert (New York: Simon and Schuster, 1988), p. 224-26. [6] 例Eileen Hayes, “Lying and stealing,” BBC Parenting. (http://www.bbc.co.uk/parenting/your_kids/primary_stealing.shtml) [7] Ericka Lutz, The Complete Idiot’s Guide to A Well-Behaved Child (New York: Alpha Books, 1999), p. 163. [8] Po Bronson & Ashley Merryman, NutureShock: New Thinking About Children (New York: Twelve, 2009), p. 80-81. [9] Gordon, P. E. T., p. 108-113. [10]崔華芳編,《多給孩子一個A》(台北﹕麥田出版,2007)。 [11] Jerry Adler, “Hey, I’m Terrific!” Newsweek (17 Feb., 1992), p. 48-50. [12] Scott O. Lilienfeld, Steven Jay Lynn, John Ruscio, Barry L. Beyerstein, 50 Great Myths of Popular Psychology: Shattering Widespread Misconceptions about Human Behavior (UK: Wiley-Blackwell, 2010), Myth #33. [13] 張逸萍,《邪魔登講台》(Towaco, NJ﹕生命出版社,2009),頁116-19。[14] 例﹕Lutz, The Complete Idiot’s Guide to A Well-Behaved Child, p. 30. [15] 例﹕崔華芳編,《多給孩子一個A》,頁37-38。[16] 例﹕Alfie Kohn,Unconditional Parenting: Moving From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to Love and Reason (New York: Atria Books, 2995), p. 34-38. [17] Bronson, et. al., NurtureShock, chapter 1. [18] Ibid., p. 14-15. [19] James Dobson, The New Hide or Seek (Grand Rapids, MI: Fleming H. Revell, 1999), chapter 1-3. [20] 見﹕愛德華.韋爾契著,顧蓓曄、李台鶯譯,《親愛的,別把上帝縮小了》(真生命輔導傳道會)。[21] James Dobson, The New Hide or Seek: Building Confidence in Your Child (Grand Rapids, MI: Fleming H. Revell, 1999), p. 104-07. [22] 例﹕Lutz, The Complete Idiot’s Guide to A Well-Behaved Child, p. 132-33. [23] James Dobson, Hide or Seek, rev. ed. (Old Tappan, New Jersey: Fleming H. Revell Company, 1979), p. 91, 94. [24] Ibid., p. 95. [25] Bronson, et. al., NurtureShock, p. 186-87. [26] 愛德華.韋爾契,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」,愛德華.韋爾契等著,張逸萍譯,《走出心理幽谷》(真生命輔導傳道會,2008),頁112-14。[27] Jeff Strong & Michael O. Flanagan, AD/HD For Dummies (Hoboken, NJ: Wiley Publishing, Inc., 2005). [28] 例﹕Frank Lawlis, The ADD Answer: How to Help Your Child Now (New York: Viking, 2004), p. 144-150. [29] Strong, et. al., AD/HD For Dummies, p. 135. [30] Ibid., p. 118-19. [31] Jeffrey Kluger, “Medicating young Minds,” TIME, Nov 3, 03, p. 49-56; Strong, et. al., AD/HD For Dummies, p. 120-21. [32] Glen R. Elliott with Kate Kelly, Medicating Young Minds: How to Know If Psychiatric Drugs Will Help or Hurt Your Child (New York: A Lynn Sonberg Book, 2006), p. 14-25. [33] 張逸萍,「你是大腦和基因的奴僕嗎?」,《生命季刊》,2008年12月,頁53-58。(http://www.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.net/pop_psychology/Brain_DNA_Behavior.htm)[34] Lutz, The Complete Idiot’s Guide to A Well-Behaved Child, p. 218. [35] Wayne W. Dyer, What Do You Really Want For Your Children? (New York: Avon Books, 1986), p. 71,171,208-82. [36] 台灣國立東華學校「身心潛能開發課程與教學設計」教學計劃大綱。[37]杜布森,「從傳統智慧汲取寶藏」,《愛家雜誌》,第六卷,第五期,2001/5,頁8-9。[38]崔華芳編,《多給孩子一個A》,頁205。[39] John MacArthur, What the Bible Says About Parenting: God’s Plan for Raising Your Child (Nashville, TN: Word Publishing, 2000), p. 29-32. [40] Ibid., p. 35. [41] 泰德崔普著、龐慧修譯,《子女心,父母情﹕從「心」教養孩子》(El Monte, CA﹕台福傳播中心,2001),頁27-28。